奪天書 Book of Eli


說到奪天書,光是後啟示錄的世界與丹佐華盛頓主演這兩點,就讓我非看不可了。看完之後,我還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很多部分,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攝影的色調,從一開始暗灰的樹林,在破棄的房中如儀式般的過夜,到對比極大近乎黑白影像的沙漠,姑獨行走在高速公路上,而在隧道前的那場打鬥更是整部電影的亮點。很多的細節也都設定很細膩,例如用手會不會顫抖來看看是不是食人族,確實有著幾分道理,倒也挺符合這幾個月很熱門的庫賈氏症。但是隨著主角越接觸越來越多的人群,後啟示錄的味道也就越來越淡,電影也就越來越平庸了。

在這個世界裡,遭逢大閃光已經三十年了,人們背棄了神,掙扎著在斷垣殘壁中掙扎生存。而丹佐華盛頓所飾演的主角是一個行者艾利,這個行者不僅是行路人,更是修道人,是一個在末法時代唯一還有信仰、身負經典的信徒。在大災變之後,人們把這場浩劫歸咎於他之所以在這個災變後的世界裡萬里獨行,不是為了要尋求一個棲身之所,而是受到天啟,往西方送經。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結合唐三藏的虔誠與孫悟空身手的護經送經者。

當然有送經者,自然也就有奪經者。一如蜘蛛精一般,散布著眼線爪牙,等著奪取送上門來的經典。這位由Gray Oldman飾演的奪經者卡內基是一個城鎮的統治者,在這個文明崩毀的世界裡,暴力主宰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他卻能憑著他的知識與謀略,控制水源,統制一個城鎮。他的開場確實是聲勢驚人,卻又不凡。在酒館二樓,腳翹在大桌子上讀著墨索里尼,對著CQ達文西密碼等書不屑一顧,卻有收下了洗髮乳,溫柔地幫著他的情人洗頭髮,卻又翻臉無情地抓著她的頭髮。他是深具野心的,他希望找到經典,從而引領人心,擴張他的勢力。
也正因為他的城鎮實在太健全了,健全到幾乎沒有後啟示錄的味了。有兩層樓的酒館、有電器店、甚至還有四五輛車子跟充足的汽油。

"諷刺地是,像我們這樣的老人是這個新世界的希望。"
他們兩個人似乎是這部電影裡唯二能夠明白文化知識的力量的人。他們之間的衝突也構成了整部電影的主軸,除了送經奪經之爭,也更是宗教理念之爭。固然一個是虔誠信徒,而另外一個則是居心不良,只想把宗教當作是控制人心的工具。但是另外一方面,宗教可以是個人的修行, 卻也是社群的集體救贖,如果能夠發揮宗教的力量,即便受到扭曲與誤用,至少至少也是給人心安定給人一個依循的方向,也應該比大災變裡人人自私自利,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的混亂要強些吧。而在現實世界上,基督教是主要宗教中最少密教傳統的,基督教的核心就是教會,而非個人私密的教義傳承。

但是故事的問題集中在主角艾利身上。我必須說,乖乖牌主角發揮的空間實在不大,因為他能夠耍無賴耍狠的空間不多,更不能調請搞曖昧。但是劇情上艾利的心境本來是該有轉折的,但是卻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而顯得他的行動缺乏一貫性。一開始為了不想惹麻煩,忍心讓一對在路上的情侶被姦被殺,卻又在酒館裡高姿態地把那群殺人越貨的重機騎士全部殺死。固然說他是抱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低調精神,但是他實際的高調舉動,與他所期望的低調行事卻截然相反。他不願意傳播教義,不願意讓人知道他身負經典,但卻教了索羅拉飯前禱告;欺騙了索羅拉,把她關在水源地裡,卻又出面救了她。這些舉動之間,應該是要有心裡的轉折的,但是電影中卻沒有表現出來。

"願 你 的 國 降 臨 ; 願 你 的 旨 意 行 在 地 上 , 如 同 行 在 天 上 。"
我覺得其實在這部電影裡,艾利其實是有內在衝突的,他既是要護送經書,能不多管行事最好;可是另外一方面,作為信徒,他希望神的旨義能夠在實現,世界上沒有不公不義的事情,希望他自己的行為是符合公義的。這樣的衝突應該在艾利心中不斷翻轉,或許也可能為電影更增添深度。

我最不滿意的大概就是結局了。通常我最不喜歡的影評就是對劇情指指點點,但是奪天書卻讓我實在克制不了想要改劇情的衝動,因為奪天書的結尾是在太讓我失落了。這樣的結尾是有它非常強烈的宗教意味在其中,而且鋪陳轉折得很棒,特別是經書被奪,卻能口傳經書;搶到經書,卻無法閱讀的段落。這就是導演想要的結尾,但是我實在不喜歡這個結尾。

我覺得主角實在太好運了,天啟太正確了,就真的往西走,就有一個保存文字的圖書館等著他。先不管中間的磨難,但是他對於天啟毫無懷疑,而最終天啟也是正確的,這件事情實在完美的難以想像。我想我的結局會是,艾利傷重不治,在將死之前,他將聖經默念給索羅拉,索羅拉盡力將他所說的背下來,成立了戰鬥教團,一面西行,一面傳播福音,儘管走到西邊的盡頭是大海,但是上帝的福音再度回到了人間。
奪天書的trailer 


Trailer 2 裡面有我最喜歡的打鬥場面

留言

Bob Lu寫道…
問題是你的版本的結尾布萊伯利已經寫過了
Pheretima寫道…
真的嗎?
六百大大可以跟我說是在哪一本書嗎?
感謝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