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七十年


More about 晚清七十年 (1)


在建國百年的前夕,向對於這段歷史還有興趣的人推薦一本書-唐德剛先生的晚清七十年。

坦白說,以史學研究的價值來說,晚清七十年並不能算是傑出,只能說是一本老調重彈的中庸之作。但是有三個因素,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第一是其跳脫國共兩黨觀點的史觀。中國近代史是一個最難研究的領域,原因不在於缺乏資料,留下的文件資料很多;而是因為這個領域始終受到當今政治的影響,國民黨的史學家說一套,共產黨的史學家說一套,甚至民進黨雖然不太想理,總是用厭惡不屑的口氣置之不理,但是在相關議題也說了一套。但是這些理論,甚至是被製造出來的史實,是為了政治目的服務的,用來打擊敵人,表揚自己,無助於了解歷史的真相。晚清七十年主要的論點是「歷史三峽」説,換言之,唐老認為晚清七十年的亂局乃是因為中國進入了歷史的轉型期,面對外交政治的巨大變化,可是在文化上卻沒有跟上,才導致了這些亂象。我很認同這樣的說法,但這並不是一個很新的觀點。

第二是以一種溫和與包容看待歷史人物。國共兩黨史學家往往把滿清官僚、北洋軍閥寫得顢頇無能,貪贓枉法、愚昧無能、甚至殘忍好殺。不可否認,這些說詞或有其依據,但更多只是政治宣傳的延伸。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更是以今非古,不考慮這些人物所在的歷史背景,他們的困境,他們在當時文化脈絡下的思維模式。或許也是因為唐德剛先生主要的研究貢獻在於中國人物的口述歷史。親身面對這些叱咤一時的風雲人物,也許讓唐老比我們更能感受到這些曾經風光過的人物也有軟弱的一面。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唐老是過於鄉愿了。但是我認為這也不失為一種矯正,因為這些人物實在受到太多太多的抹黑了。很多滿清官員與軍閥,也許貪財,也許缺乏現代化的知識觀念,他們也有各自的私心,但是說他們沒有一絲一毫愛國的熱忱,那就太過分了,這也包含了大多數國共雙方的人物,也許他們的理念不同,也許他的手段激進,但是他們也真的是那個世代的菁英了。而很多時候,在一個缺乏現代法制的亂世,他們的做法往往是讓事情得以用一種以現代角度覺得很沒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可是偏偏卻是在當時唯一可以讓事情進行的方式。

第三點,當然是唐老亦莊亦諧的筆法,配合著他的滿腔熱血,讓這本歷史書讀起來毫不枯燥,生動有趣。

不管你要算是一百年或是六十二年,中華民國一路走來,雖然是跌跌撞撞,但是終究了走出個一片天。我已經可以很自豪地說,我來自一個民主的國家。儘管制度不是最完美,內部依然有紛爭,但這也是民主國家的重要特徵,多元與妥協。

舉目四望,這個世界也處在變動劇烈的狀態,無數的困難在眼前,不僅僅是台灣,而是全人類都必須要共同面對的困難。

我想對全人類來說,我們還在三峽之中,恐怕以後也會一直待在裡頭,但是這不就是歷史,也就是生命的本質嗎

民國一百年十月十日寫於哥廷根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