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魔握手:盧安達的人道挫敗 (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



說起來很殘酷,盧安達大屠殺固然駭人聽聞,但是放到二戰後的歷史來看,其實也不見得是最殘酷的,就算比起隔壁的蒲隆地大屠殺來說,雖然盧安達的屠殺人數確實比較多,但是其實已經在同一個數量級,可是蒲隆地的屠殺乏人聽聞。我想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迪雷爾,這點他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一個白人將領身在當地,以及他所帶來的媒體報導確實扭轉了盧安達被漠視的處境。盧安達維和部隊的完整紀錄也讓盧安達大屠殺的過程有著精準的記載。第二個原因是盧安達是一場幾乎沒有反抗的由政府軍組織的乾淨屠殺,這句話很殘忍,但是卻是國際上對於大屠殺反應的現實。西方世界一開始對於盧安達大屠殺再三推諉的主要理由就是不願意干預內戰,僅管事實上大部分的屠殺都是在戰爭中造成的。反抗軍造成的屠殺很少被西方世界重視,而被視為是當地政府的責任。這也是為什麼228與白色恐怖在台灣有很長的時間都要把受難者無辜化的原因之一,一旦承認了武裝反抗,就有可能被當成是內戰處理。

另外一方面,卡梅加在大屠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很關鍵。有不少傳聞說擊落總統專機其實是盧安達愛國陣線幹的。這且按下不表,因為這已然成為盧安達大屠殺中最大的謎團。但是卡梅加在事件發生後的處理卻對於大屠殺確實有著巨大的影響。卡梅加對於軍紀的強調讓圖西族的報復舉動降到最低,雖然並無法到零。最大的爭議在於他的進軍速度。他的進軍速度相對於政府軍潰敗的速度來說,並不太快,他採取穩扎穩打的策略,行軍穩重,打下一個地區之後並不急著進軍,而是停下來重整。迪雷爾對此多有批評。我們很難說卡梅加的戰略是錯的,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很確定,他是一個非常冷酷的現實主義者,即使獲得了拯救同胞的大義也不會讓他把自己的手下放到高風險的戰場中,就算這樣可能可以讓戰事早點結束,讓大屠殺早點結束。

卡梅加之後成為盧安達的實際統治者至今,先是副總統兼國防部長,接著把總統拉下自己當總統。不得不說他幾乎可以說是一人興邦的代表,他讓盧安達成為西方世界推薦讚賞的非洲經濟奇蹟,而他建立的勁旅也不斷參與周邊國家的爭端。他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西方睜眼閉眼的看似民主選出但是卻相當獨裁的有能統治者。他的黑暗面恐怕也只有他死後他的政黨倒台之後才會有可能被揭露,而現在,他在西方媒體的形象就像盧安達的太陽,終結大屠殺的英雄,帶領盧安達走向市場經濟奇蹟的偉大領袖。

盧安達不是人類最後的大屠殺,我們一方面驚駭於活生生的人竟然能夠變成血腥殘忍的惡魔,另外一方面也必須要冷靜地分析大屠殺的過程。只有理解了其中的思維與行為徵象,我們才有些微機會提早預測大屠殺的發生,並且有效避免。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