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种氏將門之形成

More about 北宋種氏將門之形成

會對於這本書有興趣,恰恰和這本書的作者曾瑞龍教授寫這本書的理由一模一樣,乃是因為水滸傳。書中裡面的老种與小种經略相公雖然沒有真正露面,卻是書中習武人在失去廟堂官場正途之後的唯一正經去處。

水滸傳裡出現的第一個英雄王進,因稱病受到太尉高俅羞辱之後,帶著老母投奔邊廷,正是往老种經略相公處去,也在途中遇上了九紋龍史進,傳授他武藝,而牽起了整個水滸故事。要知道,王進正如儒林外史一開頭的王冕,有著特殊地位的,展現的是書中其他人物都無法企及的崇高典範,儘管同樣身負絕世武藝又遭逢冤屈,王進終究沒有落入梁山。

一身武藝卻思緒單純的史進在神機軍師朱武的誘騙下,拋棄祖上基業,想要去延安投奔師傅王進,迷糊的史進因把老种與小种經略相公給搞反了,投錯地方,找不著恩師王教頭,卻遇著了魯提轄。魯智深被金聖嘆評為是上上人物,讓他欽服的上司料想也是超卓的人物。

"北宋种氏將門之形成"是英年早逝的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曾瑞龍教授的碩士論。 這本論文的重點並不在於講述种家一班將領的功業,而是以探討种家三代為將的經歷為經,探討北宋武將選拔問題。

种家出仕的開端是北宋初年的种放,本是一個終南山上的隱士,後來被宋真宗延請出山,但是他卻五入五出,一再重演著辭官歸隱復又被請出山的戲碼,這在當朝就已經引起非議,但是作為宋朝初年崇儒政策樣板,朝庭與种放還是樂於玩這場戲。种放本身到底有多少才學,是否獻上了什麼政策,對於大宋江山有甚麼貢獻,恐怕是有疑問的,甚至被人諷刺「不把一言裨萬乘,衹叉雙手揖三公」,但是他對於他的家族的貢獻卻是有目共睹的。种放是非常成功的投資客,他充分利用天子給他的豐厚賞金,廣置田產,成為大地主,強買土地,擅用驛站,縱容門下。行事作風在當朝就引人批評。

种放不娶無子,因此家業有他的姪子世衡繼承,种放留給其後人兩大優勢,其一是其隱士身分得以庇蔭兒孫輩作官,其二是,是其留下的田產,讓他的兒孫在經營邊廷的時候有了本錢。种家第二代的种世衡正是得其庇蔭作了官。种世衡本來任鄜州判官,請修青澗城,修成之後,朝廷改命他為內殿承制知青澗城,也從此由文轉武,成為武官。宋朝重文輕武,文人知軍事並不罕見,要提的話,范仲淹,韓琦,甚至是寫夢溪筆談的沈括,都是大家熟知的例子。种世衡與他們不同,范仲淹等多是擔任路帥,統籌地方軍政的高階職位,只作戰略指導,不會真正下場帶兵打仗;但是种世衡卻是要親貿石矢領軍作戰的軍官。

重文輕武,是北宋給人的印象,先不論這個印象是否完全正確,但是反應了很大部分的事實,在唐末籓鎮割據,以至於五代十國將領動自立為王的紛亂局面,抑制地方與武將的權力確實是北宋政治體制設計很重要的考量。但是北宋的現實卻沒有辦法偃兵息甲,北方的遼金與西北的西夏持續對北宋造成威脅,使得北宋必須持續維持大量的軍力防守邊關,而對於統兵的武官需求從來沒有少過。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從文人中挑選有勇有謀之士來領兵抵禦外侮,也就成了宋朝補充將帥的管道。

文人領兵跟武人領兵有何不同,或著反過來說,當宋朝朝廷任用文人統兵打仗的時候,對於這些文人有甚麼與行伍出身的武將不同的期待。或許我們可以用英國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的間接路線來蓋括,強調智取,以計謀以及政治作為來達成戰略目標,不見得一定要跟敵人真刀真槍死磕。

种世衡的表現也確實符合這樣的期待。他首次由文轉武,正是築城守城,而他最慣用的策略是以夷制夷與用間(种放遺留給他的豐厚家產在此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收服了牛努頓與慕恩兩大家族。慕恩乃是羌族中最強的氏族,在被种世衡收服之後,替他討伐不服從的部族;甚至買通了少數民族到西夏從事間諜活動。范仲淹稱讚他是使用蕃兵的第一人,反映了种世衡在這方面的表現在當時就已經為人所稱道。而這樣的名聲也因此奠定了种氏三代繼起為將的根基。

宋朝非常禮遇官員。官員往往可以庇蔭兒孫作官,而且並不限定自己的親生兒子,姪兒甚至宗族都可以保薦。這也成為宋朝冗官充斥的原因之一。种世衡自己與其四個兒子都是經由恩蔭而得官,而到第三代較有名的种朴,种師中與种師道(也就是水滸中的大小种)也都是經有父輩保蔭而得官,而且都是武官。

宋朝的體制上是文武分立的,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政事,知樞密院事(樞密使)主兵權,稱為「二府」,而文武皆有各自的官階品級。單靠按照官職來分其實未必看得出重文輕武,畢竟中書門下與樞密使同樣被視為宰相。但是往往統帥一方的路帥都是文官擔任,例如之前提到的范仲淹、韓琦,統掌軍事大權的樞密使與樞密副使更是如此。武人成為樞密使的很少,而且往往受到整個官僚體系的不信任。狄青就是一個例子,他的行事已然謹慎,但是在被宋仁宗任命為樞密使時受到文人的攻擊與阻撓,最後在疑懼中去世。也因此北宋武官往往希望可以轉任文官;而在蔭官的規定裡,雖然理論上文官可以蔭子為武官,武官也可以蔭子為文官,但是通常的做法卻是先蔭子姪為武官,再轉換資格成為文官。武官轉任文官的規定歷經變革,但是基本上是日趨嚴格,一開始只要試時策三道,不通文墨也可以直陳其事。接著變成要列家世表狀與所習文詞精業名目。儘管日後不斷再放寬與收嚴之間擺盪,但是基本上的要求除了自身學文讀經的才學外,家世背景佔了很大的因素,必須要是文資骨肉才能夠由武轉文,也就是說至少家世三代之中要有人當文官的武官才能夠轉成文官。這些規定也反應了武官想要轉文官的需求,同樣也反應了宋朝持續地有文官轉換成武官,才會有文人出身的子姪蔭武官後轉成文官。

种放既然是名士,乃是文人,种世衡本來也是文官出身,對於种氏家族而言,他們本來就是文家骨肉,加上他們從小的教育,使得他們要通過考試轉成文官並不困難,第二代的种古、种診、种詠、种諤和种誼與第三代的种師道都從武官轉成文官,這與當時武臣子弟換文資的趨勢相符,但是种氏一族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之後卻又再度恢復武官身分。他們之所以會再度轉成武官,主要是經由高官的薦舉,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邊情緊張,需才孔急。种氏諸人或許不是文豪,但是從它們能夠考取進士或是通過轉換文資的考試,至少顯示他們具有足夠的文學根柢。可是他們跟傳統文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長於軍旅之中,他們從小都在邊廷長大,朝廷官員故而認為他們熟悉邊情因此薦舉他們領兵作戰,一代一代的印象累積之下,讓他們被視為是武將出身,基乎忘記了他們的文人背景,甚至儘管种師道幾乎一輩子都是文官,直到臨老才轉任武官,他的政敵卻依舊批評他出身軍旅殘忍好殺。

"北宋种氏將門之形成"藉著探究种氏一族鎮守邊廷屢代為將的事蹟,考察了北宋獨特的邊廷制度,考察了啟用文人為將,以及北宋浮濫的蔭官與武官轉換文資制度。种氏將門世家特殊之處便是他們本是文人出身,其為官過程中也一再希望往文職發展,但是北宋邊事告急,加上外界對於其父輩武官表現的印象,讓他們又一再被調回武職。






留言

熱門文章